港興記大盆菜
品牌項目:
港興記品牌起源于香港的鮑參翅肚佛跳墻的飲食文化,并且致力于傳承老香港味道,讓鮑參翅肚產品走進千萬家庭,為此我們將產品品質和生活品味融入品牌價值中。用傳統工藝、古法熬燉與現代化生產技術相結合,造就高品質的鮑參翅肚佛跳墻產品。為適應現代人的緊張生活節奏,港興記品牌開創性的研發了鮑參翅肚佛跳墻、大盆菜等預制菜品, 只需要簡單加熱就能品嘗到媲美酒店出品的美味。
港興記大盆菜創意插畫思路
智圓行方團隊對港興記大盆菜產品包裝重新審視
為其設定新的插畫思路,通過主題設定、場景展現、故事講述
來營造一個有內容、有文化的新國潮風的包裝形象
佛跳墻菜品起源
佛跳墻又名福壽全,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名菜,屬國菜系。相傳,該菜品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板鄭春發研制出來的。
清朝道光年間,福州官錢局的官員宴請福建布政使周蓮。席間有道叫做 “福壽全”的菜、是用雞、鴨、羊肘、豬蹄、排骨、鴿蛋等以慢火煨制成的。周蓮吃后很滿意?;丶液蠹疵鼜N師鄭春發依法仿制在原菜基礎上,減少了肉類用量,又加入了多種海鮮,使成菜內容更加豐富,鮮美可口。后來,鄭離開布政使衙門,到福州東街上開了一家 “三友齋”菜館(今福州 “聚春園“菜館的前身),在一次文人聚會的筵席上送上此菜。文人們品后紛紛叫好,有人即席賦詩曰:“壇啟葷香飄四鄰,佛聞棄禪跳墻來?!睆拇?,這道菜就叫做“佛跳墻”。
佛跳墻插畫創意構思
我們以“清道光年問緊春園菜館文人賦討”
為主題,創作手繪國風插圖
在展示實物的同時,講述佛跳墻的淵源故事
營造記憶點和文化內涵
以此傳達“港興記品牌”繼承
和發揚傳承中華文化、飲食文化的理念
鮑參翅肚大盆菜插畫創意構思
產品定位高端宴請,國宴定義
我們以"第一人稱的視角”為此款
大盆菜設定如下場景:“宮廷中,主人正在宴請四方賓客
門外侍者手持托盤,將為貴賓獻上壓軸大菜
“鮑參翅肚大盆菜”,此時此刻,晚宴進入高潮
吉祥如意大盆菜插畫創意構思
產品定位節日氛圍,家庭聚會,中國人過的節日
大都與“吃” 有關,春節吃餃子、端午吃粽子、中秋吃月餅
每逢佳節,一家人無論相聚多遠,都會從四面八方趕回來
相聚在小小的餐桌上,一起吃飯、說笑、嘮家常
餐桌是家庭交流的重要場地,承載著家的溫馨和回憶
我們的故事,就是從一家人國坐在餐桌上開始